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IP全球化有哪些新机遇?创作者们有话说

IP全球化有哪些新机遇?创作者们有话说

2025-03-04 来源:陪玖情感

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

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界限,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能参与到文学创作与欣赏的领域中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1月,起点国际已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的翻译作品,培养约45万名海外网络作家,累计访问用户近3亿,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不仅如此,过去一年里,由网文改编的IP剧集,如《庆余年第二季》《墨雨云间》《九重紫》《大奉打更人》《国色芳华》等,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追剧热潮,进一步凸显了网文IP的强大生命力和市场号召力。

近日,在新加坡举行的“阅文IP盛典影响力论坛”上,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坦言:“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网络文学凭借全球阅读、全球写作、全球开发,建立起了全球性的IP产业生态。”他认为,IP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生活,能够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,实现内容与商业、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共进。

侯晓楠

论坛中,与会嘉宾还针对“华语IP影视剧全球化新机遇”这一议题各抒己见。华策集团总裁傅斌星强调,要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,不断提升制作水平,借助便捷的传播渠道,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各地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到全球,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。

微博台网业务总经理伯莉分享了剧集出海模式的转变——从以往相对单一的海外版权分销,发展为全球同步和适配国际本土化的运营模式,如今剧集出海已实现从内容创作、宣传发行到渠道铺设的系统协作,形成了更为成熟的产业链。

《当代电影》杂志社长、主编皇甫宜川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出发,提出进入国际市场不能仅仅满足于“走出去”,更要实现“走进去”,要吸引更多外国朋友参与到跨IP的创作中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共同为IP注入新的活力。

新丽传媒副总裁王乔则着眼于国剧出海的市场策略,建议将目标市场细分到每一个地区的不同渠道,根据当地观众的习惯和喜好,让更多本地观众以他们熟悉的方式欣赏到中国的影视内容,从而提高国剧在海外的接受度。

圆桌对话

从创作者的视角来看,《九重紫》原著作者、阅文白金作家吱吱从情感共鸣的角度解读网文,她认为:网文作家就像是“造梦者”,为读者打造一个充满奇幻与美好的“童话世界”。“这个童话是一种情绪的安抚,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。当情绪的表达到位了,读者自然能接受作者的输出,这可能就是网文能够打破很多疆界的重要原因。

有着“国际涯”美誉的白金作家“横扫天涯”,将网络文学的特点概括为五个字:“新”,即采用新形式讲文学;“广”,体现在受众广泛,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从中找到乐趣;“快”,无论是更新写作速度还是内容翻新速度都很快;“多”,作品数量众多且篇幅较长,每日更新内容丰富;“爽”,阅读和听书体验都能让读者感到愉悦,故事情节更是扣人心弦。

此前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,横扫天涯直言:网文精品化的核心,在于写一个好的“故事”。“把故事讲得很好,很圆满,世界观架构很稳定,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。”为了丰富人物性格,他总是会广泛搜集素材,比如看看各种书籍、各类影视剧甚至短视频,以找寻写作灵感。“想写出有社会阅历的人物,就要把每个人物写得特别饱满、立体,同时人物个性要鲜明,要让读者有代入感,这样你这本书的档次就再次提升了。”

横扫天涯承认,读者的“挑剔”也在促使网文精品化发展,“现在的读者很挑剔,没有太多耐心,因为他们接触的信息太多了。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,就只能尽量吸引他们的眼球,让他们对我们的作品感兴趣,所以在100字以内就要出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东西。”

谈及面对网文海外市场时未来的创作打算,横扫天涯表示:“网文出海是面向全世界的,而且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,吸引国内外读者的标准,只能是故事。只有故事写得好,大家才会产生共鸣。”接下来,横扫天涯将继续坚持故事性创作原则,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,创作更多优质作品。“我相信,通过坚持高质量的创作和有效的推广策略,中国网络文学能够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。”

图据主办方

显示全文